碘化鈉(鉈)閃爍體和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 |
 |
標準編號:GB/T 13182-2007 |
標準狀態:現行 |
|
標準價格:49.0 元 |
客戶評分:     |
|
本標準有現貨可當天發貨一線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
|
|
|
|
|
本標準于1991年首次發布。
本標準代替GB/T 13182-1991《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
本標準在原標準文本的基礎上,總結原標準貫徹、實施的經驗,并結合十幾年來核輻射探測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發展而編寫的。
本標準規定了碘化鈉(鉈)閃爍體和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的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和隨行文件。
本標準適用于測量X和γ射線的碘化鈉(鉈)閃爍體和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
本標準不適用于有特殊要求或特殊應用(例如CT 用)的碘化鈉(鉈)閃爍體和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
由于GB/T 13182-1991《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已修訂為GB/T 13181-2002《閃爍體性能測量方法》,舍棄了有關碘化鈉(鉈)閃爍體產品標準的內容,而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由閃爍體和光電倍增管組成,且測量閃爍體也需要配置光電倍增管,所以閃爍體與閃爍探測器密切相關,并有很多相同的技術要求,例如:
——能量分辨率、探測效率、本底水平(計數)等通用性能特性;
——對工作溫度、貯存溫度、恒定濕熱、包裝運輸、振動和沖擊等環境的適應性。
另外,它們在產品分類、檢驗規則,以及產品的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和隨行文件等方面也是基本相同的,所以本標準將閃爍探測器和閃爍體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綜合表述它們的內容,名稱改為《碘化鈉(鉈)閃爍體和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
為提高標準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本標準分別表述閃爍體和閃爍探測器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本標準中性能特性的測量方法主要引自GB/T 13181-2002《閃爍體性能測量方法》和GB 7270-1987《光電倍增管測試方法》;產品的使用環境條件及其試驗方法則引自GB/T 10263-2006《輻射探測器環境條件與試驗方法》。
本標準對原標準的其他修改還有:
——范圍部分增加“本標準不適用于有特殊要求和特殊應用的碘化鈉(鉈)閃爍體和碘化鈉(鉈)閃爍體探測器;”
——對型號命名以及所采用的代號和符號以“示例”形式提供;
——簡化“晶體缺陷”的要求,修改相應的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
——調整、規范了能量分辨率及其分級,提高了能量分辨率的準確度,以實現與國際接軌;
——提出了試驗總則,特別是提出對試驗設備和放射源的要求,規定了試驗用的幾種放射源;
——規范了檢驗項目一覽表;
——增加隨行文件的內容。
|
|
|
|
英文名稱: |
Thallium-activated sodium iodide scintillator and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of sodium iodide (thallium) |
替代情況: |
替代GB/T 13182-1991 |
中標分類: |
能源、核技術>>核儀器與核探測器>>F88核探測器 |
ICS分類: |
能源和熱傳導工程>>核能工程>>27.120.01核能綜合 |
發布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
發布日期: |
2007-10-17 |
實施日期: |
2008-03-01
|
首發日期: |
1991-04-11 |
提出單位: |
全國核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歸口單位: |
核工業標準化研究所 |
主管部門: |
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 |
起草單位: |
核工業標準化研究所、北京核儀器廠、清華大學 |
起草人: |
熊正隆、馬朝貴、李元景、肖晨 |
計劃單號: |
20064363-T-307 |
頁數: |
28頁 |
出版社: |
中國標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8-03-01 |
|
|
|
本標準代替GB/T13182-1991《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
本標準在原標準文本的基礎上,總結原標準貫徹、實施的經驗,并結合十幾年來核輻射探測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發展而編寫。
由于GB13181-TD()Tj1.1991《碘化鈉(鉈)閃爍體》已修訂為GB/T13181-2002《閃爍體性能測量方法》,舍棄了有關碘化鈉(鉈)閃爍體(以下可簡稱閃爍體)產品標準的內容,而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以下可簡稱閃爍探測器)由閃爍體和光電倍增管組成,且測量閃爍體也需要配置光電倍增管,所以閃爍體與閃爍探測器密切相關,并有很多相同的技術要求,例如:
---能量分辨率、探測效率、本底水平(計數)等通用性能特性;
---對工作溫度、貯存溫度、恒定濕熱、包裝運輸、振動和沖擊等環境的適應性。
另外,它們在產品分類、檢驗規則,以及產品的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和隨行文件等方面也是基本相同的,所以本標準將閃爍探測器和閃爍體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綜合表述它們的內容,名稱改為《碘化鈉(鉈)閃爍體和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
為提高標準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本標準分別表述閃爍體和閃爍探測器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本標準中性能特性的測量方法主要引自GB/T13181-2002《閃爍體性能測量方法》和GB7270-1987《光電倍增管測試方法》;產品的使用環境條件及其試驗方法則引自GB/T10263-2006《輻射探測器環境條件與試驗方法》。
本標準對原標準的其他修改還有:
---范圍部分增加本標準不適用于有特殊要求和特殊應用的碘化鈉(鉈)閃爍體和碘化鈉(鉈)閃爍探測器;
---對型號命名以及所采用的代號和符號以示例形式提供;
---簡化晶體缺陷的要求,修改相應的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
---調整、規范了能量分辨率及其分級,提高了能量分辨率的準確度,以實現與國際接軌;
---提出了試驗總則,特別是提出對試驗設備和放射源的要求,規定了試驗用的幾種放射源;
---規范了檢驗項目一覽表;
---增加隨行文件的內容。
本標準的附錄A 是資料性附錄,附錄B和附錄C 是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全國核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由核工業標準化研究所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核工業標準化研究所、北京核儀器廠、清華大學。
本標準起草人:熊正隆、馬朝貴、李元景、肖晨。
本標準于1991年首次發布。
|
|
|
前言Ⅲ
1 范圍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3 術語和定義以及符號1
4 產品分類3
5 閃爍體技術要求6
6 閃爍體試驗方法7
7 閃爍探測器技術要求11
8 閃爍探測器試驗方法12
9 檢驗規則13
10 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和隨行文件13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碘化鈉(鉈)閃爍體的晶體規格和外形尺寸16
附錄B (規范性附錄) 碘化鈉(鉈)閃爍體標準樣品20
附錄C (規范性附錄) 碘化鈉(鉈)閃爍體的主要環境條件21
圖1 圓柱和薄片閃爍體的代號5
圖2 井型和側井型閃爍體的代號5
圖3 長方形閃爍體的代號5
圖4 閃爍探測器的型號5
圖5 閃爍體或閃爍探測器試驗設備方框圖9
表1 閃爍體的型號和外形4
表2 閃爍體的能量分辨率6
表3 試驗的參考條件和標準試驗條件8
表4 閃爍探測器的能量分辨率11
表5 閃爍體檢驗項目一覽表13
表6 閃爍探測器檢驗項目一覽表14
|
|
|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4960.6 核科學技術術語 核儀器儀表
GB/T7270-1987 光電倍增管測試方法(neqIEC60306:1969)
GB/T10257-2001 核儀器和核輻射探測器質量檢驗規則
GB/T10263-2006 核輻射探測器環境條件與試驗方法
GB/T13181-2002 閃爍體性能測量方法
EJ/T1059 核儀器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
EJ/T1061 核輻射探測器型號命名方法
|
|
|
|
|
|
客服中心 |
有問題?找在線客服 |
 |
|
|
|
溫馨提示:標準更新替換較快,請注意您購買的標準時效性。 |
|
|
|
|
必備軟件下載 |
Adobe Acrobat Reader 是一個查看、
閱讀和打印PDF文件的最佳工具,通
過它可以查閱本站的標準文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