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提振企業創新發展信心 “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提升服務月”取得成效
|
|
|
來源:人民網 更新時間:2023-07-24 評論: 0 條 |
|
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
(記者孫博洋)7月20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了“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提升服務月”(以下簡稱“服務月”)新聞發布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以及部分地方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對“服務月”進展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今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首屆“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提升服務月”活動。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一級巡視員楊洪豐表示,“服務月”開展以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切實有效的舉措,推動“服務月”活動走深走實,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企業了解需求。活動期間,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實地調研走訪企業30477家,發放調查問卷10萬余份,收集企業對加強商業秘密保護的意見建議7388條,研究形成商業秘密保護報告、信息507篇,為深入分析我國商業秘密保護面臨的形勢和挑戰,找準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優化區域營商環境的落腳點和發力點奠定了基礎。
二是廣泛普及政策法規,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活動期間,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共開展線上線下專題宣傳活動6810場次,有7.5萬家企業、21萬人次參與,發放各類宣傳材料54萬余份;編發新聞報道1701篇,其中,中央媒體報道53篇。通過靈活多樣的宣傳活動,積極營造尊重商業秘密、遵守商業道德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是精準開展行政指導,有效提升保護能力。活動期間,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共召開企業商業秘密保護座談會、行政指導會4655場次,2.6萬家企業參與;開展各類能力提升培訓活動2398場次,有4.1萬家企業、近10萬人次參加培訓。通過密集、精準的指導培訓,企業商業秘密保護主體意識進一步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是加大侵權打擊力度,切實維護企業權益。活動期間,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共協調解決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訴求和困難2102個,幫助企業“解創新之憂、紓發展之患”,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總局發布侵犯商業秘密典型案例5件,各地發布典型案例388件,充分發揮以案釋法作用,形成強保護、強監管的震懾力。中新經緯7月20日電
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一級巡視員楊洪豐20日表示,圍繞國家戰略規劃布局中的關鍵領域,加快制定針對高科技行業、基礎前沿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商業秘密保護規則、指引、標準。
20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能力提升服務月”新聞發布會。
楊洪豐表示,當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尤其是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無論是產業升級還是經濟質量的提升,都需要依靠創新驅動引領。
楊洪豐指出,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商業秘密、創新成果決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商業秘密具有鏈長、點多、面廣以及非公開性的特點,權利邊界模糊,對于企業來講保護和防御非常復雜和困難。近年來,我國企業間商業秘密侵權糾紛多發頻發,逐漸成為市場競爭新的矛盾焦點。從整體上看,我國企業對商業秘密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充分,保護商業秘密的主體意識沒有牢固樹立,主體作用未能有效發揮。同時,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商業秘密保護工作整體起步較晚,制度體系尚不完善,尤其是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商業秘密保護規則、指引、標準仍有欠缺,這給監管執法帶來了不少挑戰。
放眼全球,國際經貿規則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商業秘密保護成為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熱點,也是各方關注的焦點。無論是跨國產業技術合作,還是“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都對我國的商業秘密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楊洪豐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商業秘密保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戰略部署。市場監管總局加強統籌謀劃和頂層設計,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推動商業秘密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不斷夯實法制基礎。為進一步強化商業秘密保護,適應國際競爭新趨勢,鼓勵和保護創新,總局積極配合立法機關,于2017、2019年兩次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秘密保護條款進行系統修改完善,進一步明確了侵犯商業秘密情形、擴大了侵權主體范圍、強化了法律責任,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力度大為增強。2022年,結合近年來監管執法新情況、新形勢,總局研究起草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擬進一步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完善商業秘密的認定、監管執法等規則,明確推動建立健全商業秘密自我保護、行政保護、司法保護體系。同時,積極推動修訂出臺《商業秘密保護規定》,進一步細化《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為企業提供更加明晰的合規指引。
二是持續強化監管執法。從2018年開始,總局連續6年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查處侵犯商業秘密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在開展專項行動的過程中,各地查辦了一批侵犯商業秘密典型案件,有力維護了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產生了積極宏觀效應和良好國際影響。2022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侵犯商業秘密不正當競爭案件69件,罰沒金額1094萬元。今年的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執法行動中,明確要求加大對科技型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各類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力度。針對商業秘密侵權案件復雜度高、專業性強、查處難度大的特點,著力加強隊伍能力建設,加快培養專業化、高素質的執法辦案隊伍。
三是深入推進改革探索。為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創造性,2022年3月,總局部署開展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工作,下發相關工作方案。7月,公布第一批20個創新試點地區名單,創新試點工作正式啟動。2023年4月,啟動第二批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申報工作,計劃選取10—15個地區作為第二批試點。總局指導各試點地區,聚焦加強制度創新、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監管執法、健全服務體系、對標國際規則、營造社會氛圍等主要任務,積極探索多元有效的商業秘密保護機制,以點帶面推動全國商業秘密保護水平整體提升。
四是積極推動關口前移。總局把商業秘密保護作為寓監管于服務的重要切入點,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創新監管方式,推動商業秘密保護關口從事后維權向事前預防轉移,力爭防患于未然。依托地方產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各類產業聚集區域,推進服務站點建設,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加快建立完善廣覆蓋、全流程的商業秘密保護服務體系。以服務站點為載體,開展常態化培訓宣講,提供專業咨詢服務,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截至目前,全國已建立商業秘密保護指導站、聯系點、示范企業、示范基地等服務站點8634個,商業秘密保護服務網絡初步建立。
楊洪豐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統籌協調和改革探索力度,推動商業秘密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結合正在進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進一步明確商業秘密保護法律框架。圍繞國家戰略規劃布局中的關鍵領域,加快制定針對高科技行業、基礎前沿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商業秘密保護規則、指引、標準。深入推進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不斷創新和豐富商業秘密保護工作機制。針對社會、企業高度關注的商業秘密侵權焦點問題,切實強化執法辦案,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充分發揮行政保護高效快捷的制度優勢,加強與司法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銜接,推動形成商業秘密大保護格局。進一步加大商業秘密保護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加強商業秘密保護的濃厚氛圍。
|
【返回新聞首頁】【關閉窗口】【發表評論(0條)】 |
|
|
|
|